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8月18日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这份数据犹如一场全面的 “压力测试” 成绩单,直观展现了行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运行态势与抗风险能力。从资产规模到信贷质量,从服务实体经济成效到风险抵补实力,各维度指标均传递出丰富信息。 阅读量:11290
2025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占比43.7%;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75.7万亿元,同比增长5%,占比16.2%。 阅读量:11111
当上交所调研组踏入联影医疗的智能制造车间,这场跨越百企的深度对话已超越常规调研的范畴。在民营经济座谈会释放强烈政策信号后,资本市场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启动的这场行动,实则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落子——它可能成为撬动民营企业上市新浪潮的支点。
此次发布会的背景,正值中国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央财经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战略的核心决策机构,其分管领导的亲自发声,表明农村改革已上升至国家治理的优先级。
当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短短三天内对15家金融机构及相关责任人亮出红牌,这场跨越青海、河南、云南、江西四省的监管行动,已然超越了传统行政处罚的范畴。从国家开发银行省级分行的百万元重罚,到农商行基层信贷员的从业禁令,监管部门的处罚尺度和追责逻辑正在发生深刻转变,昭示着一场金融监管范式的革命性突破。
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国证监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 “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这一主题,从指导性案例发布到工作进展通报,再到答记者问,一系列信息传递出明确且强烈的信号,为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和未来走向定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 2024 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为我们呈现了行业的发展现状,也为洞察 2025 年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走向提供了重要依据。透过这些数据,我们不仅能看到行业的稳健发展,更能从中剖析出在新的一年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024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44.6万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90.3万亿元,同比增长7.6%,占比42.8%;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74.2万亿元,同比增长4.7%,占比16.7%。
在 2025 年 2 月 17 日民营企业座谈会成功召开之后,2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迅速主持召开党委会议,深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紧锣密鼓地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各项举措。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向市场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 —— 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以及为民营经济排忧解难的坚定决心。
2月2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通话共识,就中美经济领域重要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均认同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双方同意就彼此关心的问题继续保持沟通。中方就近期美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表达严正关切。
近期,人民币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一系列积极的信号预示着其跨境使用范围正不断拓展。从中国人民银行 2025 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息来看,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已成为重点任务,这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在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的当下,人民币正凭借着自身的韧性与一系列积极因素的支撑,稳步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前行,展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调整的当下,中国资本市场正成为全球资本瞩目的焦点。到中国市场寻找优质投资机会,已逐渐成为全球资本的一致选择,一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密集型 “包围” 正在悄然上演。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民营经济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企业家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央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的高度重视。